反独占罚单撼不动上海眼镜价格 降价风未吹进实体店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产品展示

反独占罚单撼不动上海眼镜价格 降价风未吹进实体店

2024-11-01 19:30:36 作者: 产品展示
详细介绍:

  

反独占罚单撼不动上海眼镜价格 降价风未吹进实体店

  5月底国家发改委宣布布告,对依视路、尼康、蔡司、豪雅等首要结构镜片出产企业和博士伦、强生、卫康等首要隐形眼镜片出产企业的独占行为开出1900多万元的罚单,并要求其自动下降旗下主流产品的出厂价。现在时隔近半月,这些眼镜在实体店的价格显着下调了吗?

  本年4月开端,法国依视路、德国蔡司、美国博士伦等多家外资眼镜品牌相继在官网告诉,对旗下部分产品的零售价进行下调。依视路方面表明,调低原钻晶UV产品的零售价,降幅高达15%-30%。蔡司、尼康、博士伦等也都表明,将对部分产品做10%-20%的降价,单个产品降幅超50%。但是罚单发布已半月,记者造访上海的部分眼镜店却发现,这阵外资眼镜品牌的“降价风”,迄今并未彻底吹进实体店。

  在坐落上海西藏中路的一家眼镜店,店员和记者说,强生和博士伦的隐形眼镜近期都没有降价。在南京东路的一家眼镜店,隐形眼镜产品一向有买送的优惠,但价格却没下调。在吴良材眼镜店,店员直接回应,“网上的状况与实体店出售没有一点联系,店里这些镜片价格没有跌落。”

  “出产企业现已清晰说要降价了,为何终端顾客却感觉不到呢?”在一家眼镜店,正在买眼镜的吴小姐表达了自己的疑问。

  “上游降价,假如强制性要求下流降价,这不也算一种操控价格吗?”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魏士廪表明。

  一位眼镜业业界的人表明,房租和人力本钱不断上涨,连锁眼镜店其实生计也比较困难,只能靠人流量大的店面和赢利率高的产品去补偿其他产品的亏本。即便进货价下降,零售企业并不一定会将这部分赢利立马让给顾客。

  专家泄漏,镜片职业不同于汽车职业,一些经销商的终端话语权比较强,它将许多品牌收罗到了一同,顾客的挑选也来自于终端的引荐。这种“途径为王”,也让降价进程愈加缓慢。

  此次针对眼镜的罚单中,将受罚公司分成了四类:价格操控力较强,但可以自动整改的;不能很好合作查询,但能自动整改的;合作查询并自动整改以及自意向反独占法律组织陈述达到独占协议有关状况,供给重要依据,并积极自动整改的公司。处分额度也不一样,最终一类革除处分。

  业界人士表明,这种分类处分尽管旨在鼓舞企业整改,却也容易形成部分企业发生“会哭的孩子有奶吃”的心态。


微信公众号